昨日午后的寒风中,乙肝病毒携带者“锄草”(网名)举着“征人吃饭”的牌子,在石市东购前的广场上向行人发出邀请。“乙肝维权第一人”雷闯与之同行,做志愿者。从今年4月5日在上海开始第一次“征人吃饭”活动,“锄草”已经走过十几个城市。
面对这个瘦弱的女子,省会街头行人中有围观者,有躲避者,还有掩着口鼻绕行者。1个多小时后,当“锄草”与一名志愿者、4名刚征集到的“饭友”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时,她身上和心中的寒意才逐渐被驱散。
征集饭友
“锄草”昨在省会宣传防乙肝
原籍河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锄草”本来姓常,但她更喜欢别人称她“锄草”,意思是除去心灵的杂草。她曾留学日本,今年4月回国后专职公益,准备走遍全国,拍一部乙肝话题纪录片,同时每到一地都做“征人吃饭”的活动。
昨日,“锄草”来到石家庄“征人吃饭”,之前她已经去过十多个城市做宣传。昨日15时,省会骤降的气温将她举着“征人吃饭”牌子的手冻得通红。牌子上写着“我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我想告诉您: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却有人不敢与我共餐。现征人一起吃饭,我请客,您吃饭。”同时,牌子的左下角还写着“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途径”。以此告诉大家乙肝并不可怕,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预防。
见到行人经过,“锄草”总是主动上前发出邀请。面对这个瘦弱的女子,行人们有的围观,有的躲避,还有的掩着口鼻绕行。
应征“饭友”成了志愿者
只要对方没有“逃跑”,她便向对方讲解乙肝方面的小知识。“锄草”语速很快,恨不得将自己所了解的全部知识“倾倒”给对方。陪同她的志愿者小涛,则不停地向行人发放印有乙肝常识的书签。同为志愿者的“乙肝维权第一人”雷闯则忙着用DV记录这一切。
20分钟后,河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顺被吸引过来,愿意应征为“饭友”并主动要求做志愿者,帮忙发放宣传书签。“我本来就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这个活动也很有意义,帮帮忙呗。”小顺告诉记者。
见有的行人将宣传书签随手扔在地上,“锄草”赶忙逐一捡起,用袖口擦掉表面的灰尘后重新交给志愿者。记者发现,她的袖口边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破洞。她边擦边嗔怪道:“这些都是我花钱做的,不接受可以,但怎么可以随便扔掉?”据了解,刚开始做这个活动时,“锄草”只有1万元启动资金,6个多月来多亏了无数热心人的帮忙,她才能坚持下来。
共进晚餐
“锄草”等到4名“饭友”
1个小时的活动期间,有45名行人对“锄草”的“您愿意和有乙肝的人一起吃饭吗?”的街头调查进行了投票,其中35人投票表示“愿意”,9人表示“说不清”,1人表示“不愿意”。最终,8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愿意和“锄草”共进晚餐。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坐在“锄草”餐桌旁的只有4人,其中1人还是一名应征“饭友”的朋友。
在等待“饭友”的时间里,“锄草”不时拨打应征“饭友”的电话,确认对方的行程。每当有人到场,她都会笑脸相迎,高兴地与对方打招呼。对于最终的结果,“锄草”并未显得失落,“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我曾有一次只征到一人和我一起吃饭。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愿意把乙肝的知识告诉给他,他可能再传达给别人,总比没人知道强。”
赴约“饭友”坦言“不自在”
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周围,“锄草”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一名乙肝知识科普活动的志愿者,并表示想走遍全国拍一部乙肝话题纪录片,记录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状态。她让“饭友”逐一自我介绍,却从不问对方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她眼中,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纯粹是个人隐私。
选择吃火锅,“锄草”除了看中火锅店热闹的氛围,更为了将“共餐”进行到底。其他“饭友”吃得酣畅淋漓,“饭友”小倩则显得有些不自在。她不是搅拌自己的小料,就是半举着筷子倾听大家的谈话,很少伸向大锅内的佳肴。
小倩告诉记者,工作的原因自己经常进行乙肝知识的宣传,“共餐不传染”的常识她向别人讲过无数遍,传单发过无数张,但真的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还是第一次,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我尚且做不好,让普通老百姓理解和接受他们确实不容易。”对于“锄草”的行动,小倩打心眼里佩服,这种以身说法的做法比发放传单等形式的宣传更有说服力,“我这不是被说动了嘛。”
■ 各方反应
拒绝者:第一反应是“不愿意”
对于“锄草”的“是否愿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的街头调查,那位唯一一个投票“不愿意”的行人称,“不愿意”是自己的第一反应。
该行人看到“锄草”“征人吃饭”和街头调查的牌子后,拿着投票的蓝色圆圈犹豫不定。“锄草”鼓励他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投票就好。看到他将票贴在“不愿意”一栏后,“锄草”让他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并耐心讲解乙肝的小知识。几分钟后,该行人要求更换投票结果到“愿意”一栏,被“锄草”笑着拒绝。
“听她一说,乙肝也没那么可怕,以前都是自己吓自己。”该行人说,“但要真一起吃饭,我得再考虑考虑。”
共餐者:我6年没有一个朋友
“饭友”之一大伟应征后并未走开,一直等着活动结束后去聚餐。作为赛车手的他毫不讳言自己曾是一名乙肝患者。“放心吧,吃饭绝对不传染!”大伟爽快地说。
大伟说,自己患病的6年内,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没人陪着玩,没人陪着吃饭。他深知这种被抛弃的痛苦,毫不犹豫地愿意陪“锄草”共进晚餐。
后来,大伟的家人带他到德国治疗,并称自己的乙肝已经彻底治愈。“共餐等日常接触根本不会传染。”除了当“饭友”,大伟还“兼职”给大家普及起了乙肝知识。
饭店:没顾虑 给他们打折
昨晚,当“锄草”等聚餐的饭店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不但没有驱赶大家,甚至主动表示给打个八折。饭店负责人表示,共餐不传染的常识自己曾在饭店培训时有所了解,再者饭店的餐具等都是严格消毒的,饭店方面并没有什么顾虑。
记者随机调查了同在该饭店就餐的两桌客人,他们均对“锄草”等人的身份表示并不在意。“吃饭不传染,这是常识呀。”一名客人说。
“我想拍一部乙肝纪录片”
放弃在日本的工作、远离家人,回到国内专职做乙肝公益宣传,辗转上海、南京、广州、长沙、苏州等城市“征人吃饭”,31岁的“锄草”到底为了什么?
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雷闯因为较真《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乙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拿到了全国第一张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他休学助力“锄草”又是为了什么?昨日,本报记者对话“锄草”与“乙肝维权第一人”雷闯,了解两人的“乙肝之旅”。
谈经历
“锄草”曾与家人分餐
■记者:作为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你为什么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
■锄草:我15岁时检查乙肝五项发现病毒呈阳性,那时候我正在上中学,家里急坏了,怕我以后考不了大学,找不着工作,找不到对象。我自己也很害怕,听到的都是肝硬化、肝癌等话,感觉自己离死不远了。
高考失利,心理压力又大,我后来到日本留学,学习生物工程技术专业。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大学三年级,我们开始分科,我想选食品卫生学这门课,这个专业在国内是绝对禁止乙肝人群报名学习的。我当时鼓足勇气询问学科老师,这个专业会不会禁止乙肝人士学习。结果那个老师很惊讶地说,怎么会呢?乙肝又不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病,为什么不能学习这个学科呢?
听老师这么说,我当时整个人都惊了。后来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我才觉得我们傻了这么多年,更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常识告诉给更多的国人。
■记者:你自己有没有因为乙肝受过歧视?
■锄草:家里用尽各种办法帮我治病,我也半主动半被动地与家人分餐了。当时我的碗筷就放在家里的窗台上,我知道我的碗筷再也不能和家人的一起放到碗柜里,心里非常难过。周围的人都躲着我,好像我就是病毒一样。
我哥哥非常疼爱我,后来我去日本留学他也帮了我很多。我在日本时他去看我,却仍拒绝和我一块吃饭。不过,现在他已经愿意和我一起吃饭了。
谈目的
希望人们不再谈肝色变
■记者:为什么要做走遍全国“征人吃饭”的活动?
■锄草:今年清明我去给一个朋友扫墓,他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七年前因遭遇乙肝歧视被拒录公务员,冲动之下闯入人事局杀人,这个案件在当年曾轰动一时。扫墓回来后,我心情很沉重,很多人把乙肝这种病妖魔化了,对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心怀偏见,才诱发这种偏激事件。我希望能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让人们对乙肝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不再谈肝色变。
“征人吃饭”当初只是一个闪念。4月4日我们扫完墓之后就商量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消除人们对乙肝的误解,突然想到可以请人共餐,第二天我们就到上海去做了。
■记者:雷闯你为什么也和“锄草”一起做这个活动?
■雷闯: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禁止在招用工时检查乙肝项目,也禁止拒录乙肝病毒携带者。但这项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却在打折扣。我已经办了休学,协助“锄草”做这个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乙肝知识,转变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
■锄草:确实如此。我在山东刚刚经历过一件事。一名硕士参加了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都是第一名。在入职体检时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因此被弃录。她起诉相关部门并胜诉,却被“踢皮球”得不到执行,现在挺着怀有9个月身孕的大肚子到处奔波。做这个活动,就是要让人们都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洪水猛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应该获得平等的权利。
■记者:有人质疑你的行为是在炒作,对此你怎么看?
■锄草:刚开始的时候,心想我在做好事怎么还会有人说坏话。后来我爱人和我说,你做得再好,也不会被所有人理解,我也就慢慢释怀了。时间会证明我是在炒作,还是真心做公益。
谈将来
拍好纪录片 哪怕放给路人看
■记者:在石家庄还有什么安排?
■锄草:我做了一批印有乙肝知识的牙签盒,曾在成都等地的餐馆免费发放过,这次到石家庄也想发放20多个。此外,有个学校想让我过去做宣传,我希望能够成行。
■记者: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吗?
■锄草:我想拍一部乙肝话题纪录片。包括现在我们的“征人吃饭”活动,以及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与乙肝话题有关的事情,都被我记录在了DV里。有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知道我做的事情,也会说“来拍我吧”。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状态,也是我纪录片的一部分。
■记者: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锄草:因为一直在路上奔波,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必须随身携带,我的箱子总是很重。上下火车,爬坡上坎时,我必须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搬动箱子,有时找不到人,只能自己硬扛。
只要身边有人,不管是在火车上还是广场上,我都会主动给大家讲解乙肝知识,有时候确实很累。
我哥哥曾说,就凭你一个人还能改变世界?我这个人比较犟,我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让更多的人了解乙肝知识,怎样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这样一种疾病。只要能征集到共餐的人,我就有了宣传的机会,我就是成功的,不管能改变多少。
活动初期的一万块钱,是家人赞助的,后面又不断有好心人帮忙,比如有人会悄悄给我塞钱,有的“饭友”会带我去便宜的地方吃饭,甚至替我埋单。即使有困难,我也会坚持下去。宣传片一定要拍好,虽然播出很困难,但就算是到大街上用DV放给路人看,我也要把它拍好。
■记者: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这部纪录片?
■锄草:下一步我将去青海做活动。争取兔年春节前走遍全国省会城市,完成这部纪录片。
■文/本报记者李国静
■ 专家解析
一起进餐不会传染乙肝
石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所所长张世勇介绍,乙肝病毒的传播只有三种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普通的工作、学习接触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张世勇说,乙肝不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是不会被传染的。与乙肝患者共同游泳、共用马桶等也不会被传染。如果你的口腔有口腔溃疡或者有伤口,还是有被传染的风险的。“乙肝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入破损的口腔、消化道黏膜则会存在风险。”石市第五医院感染四科主任郑欢伟说,但这种传染的几率非常小,所以说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共同进餐是安全的。
在乙肝的三种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使人感染乙肝病毒所占的比例最大。“很多乙肝患者都是在5岁以下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的途径就是母婴传播,这其中也包含父婴传播,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在和患有乙肝的父母进行密切接触时就会感染乙肝。”郑欢伟说。
张世勇提醒说,在日常生活中,应不共用牙刷、剃须刀,不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进行文身、文眉、拔牙、穿耳孔等。另外,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雷闯与‘锄草’在石市邀人共进晚餐,对于消除人们对乙肝的歧视非常有用,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乙肝传播的知识。”张世勇说,和乙肝携带者共用餐具进餐的行为用于消除歧视是一种方法,但是并不是说要推广这种做法,因为毕竟除了乙肝外还有一些传染病是经过消化道传播的,因此在就餐时最好还是选择分餐制,这样的卫生习惯更好。